起码是七十年前,家家户户必有的用具里边都离不开一个风箱,没有风箱可怎么做饭?我们那地方倒是不缺煤,没煤烧了,又不想花钱去买,就到路上去扫,我们那里环城的一条从西到东的路上整天跑的都是拉煤的车,煤装得满满的,车在路上稍微一颠簸,煤块、煤粉就会撒一路。没煤烧的人家又想省几个钱就去路上扫煤,扫一扫就是一口袋。做饭的时候,一个人在灶上忙,还要有一个人拉风箱。总记着母亲在忙着炒菜,一边指挥着我,一会儿要快,一会儿要慢。为什么要快拉?为什么有时候又要慢拉,我完全不懂,我在看我的小说,一边拉风箱,一边看小说,拉风箱不会耽误看小说,小说就放在两腿上,拉风箱一般只用右手,左手腾出来翻书,看完一页翻一下,看完一页翻一下。说到风箱,我还会把风箱拆开给风箱的挡风板上换鸡毛,风箱的构造是一个长方体的箱,加上一个双杆的拉杆,一前一后还各有一个小风门,风门上各有一个木板做的小挡板,跟门帘似的,往外拉,后边的挡板会朝里打开,往里推,前边的挡板会打开,也朝里。拉风箱的动作永远是一推一拉、一推一拉,没什么花样。家里用的风箱过一年半载就得把里边大挡板上的鸡毛换一换,要不就会走风漏气,过去家里杀鸡鸡毛都会留下,放在一个袋子里,干什么用?起码风箱离不开它,风箱上边有个可以打开来的长形木板,一头宽一头窄,从窄的这头一推它就下来了,把手伸进去,摸摸摸,再摸摸摸,摸到了里边挡板上的楔子,把楔子下了,把风挡板从拉杆上取下来,风挡板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板,略比风箱小一点,四周边都用细绳缚满了鸡毛。风箱用久了,鸡毛被磨秃了,就走风漏气了,就得换一回鸡毛了,换了新鸡毛的风箱风很大,拉起来也费劲儿,一拉,“呼”的一声,火可真旺。
现在已经没人用风箱了,连农村也很少有人家使用。那些走街串巷的小手艺人也不见了,以前卖馄饨的、吹糖人的、钉盘钉碗的、卖茶叶蛋带着卖糖糕的,他们的挑子上差不多都会有个小风箱,很小巧的那种,火不旺了,“哗哒哗哒”随手紧着拉几下就行。我很怀念一边给母亲拉风箱一边看书的年月,母亲那时候还年轻,我呢,对未来还充满着各种的想象和向往。一眨眼工夫,风箱没了,母亲也没了,时光就是这样的无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