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服务很贴心”
3月8日,中海社区的小院里,聚集了不少居民。志愿者熟练地固定刀具,加水、打磨,随着砂轮的转动,刀刃与磨具摩擦出“呲呲”声响。这是社区今年推出的磨刀服务,每个月定期开展。
磨刀过程中,志愿者分享着厨房刀具保养小常识,如避免切硬物、使用后及时擦干水滴防止生锈等。居民们也借此机会唠家常、分享厨艺心得,欢声笑语不断,邻里关系在互动中逐渐升温。
“张姐,裤腿有点长,能不能帮我改短?”3月9日,居民陈女士带着新买的裤子,来到西华苑社区说。社区推出裁衣、缝补服务,已经持续一年多了。张爱英、平利霞两位居民,有30多年的缝纫技能,将各自家中闲置的缝纫机、锁边机义务提供给社区。社区在一层的零工驿站内,专门腾了一块区域当成“裁缝铺”,为居民们服务。
“坐下等会儿,马上给你弄。”张爱英调整缝纫机的引线器和线轮,对齐裤腿边缘后,咔嚓咔嚓地踩起踏板。在一阵“嗒嗒”声中,她熟练地将布料向前推进,再用锁边机把毛边处理好。“服务贴心,手艺很棒。”居民接过裤子,连声道谢。
“想得真周到”
“快请进,又麻烦你们了。”85岁的朱大爷住在海尔小区,3月7日,他估摸着时间打开门,等着理发师上门。
每周五的上午9时到11时,是滨体社区的“上门义剪日”。网格员陪着理发师,为行动不便的高龄、独居、残疾老人,免费入户理发。社区联合辖区的永琪美发店,去年6月份推出了该服务。迄今,惠及了辖区150余名老人,并将持续开展。
“张大爷,药买来了,这是您的医保卡,快收好。”家住安宁街89号院的张大爷今年81岁,腿有残疾。他平时打个电话,网格员就会帮忙采买生活用品。在玉园南社区,居住着不少独居、高龄老人,其中一些老人行动不便。社区今年组建了一支“为老帮帮团”,为老人们提供跑腿、代买服务。不少老人夸赞:“想得真周到,帮了不少忙。”
“内容挺实用”
每个月的20日,朝阳街社区会邀请东奥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,给居民面对面解答法律疑惑。这项服务,从去年推出后颇受欢迎,甚至还有其他社区的居民慕名而来。大家咨询的涉及老人赡养、房产纠纷、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。
居民杨女士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出现了分歧,要撤回投资,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搪塞。现场咨询律师后,她拿出法律条款再次与对方沟通,成功要回了钱。杨女士高兴地说:“律师讲得很实用,解决了我的烦心事。”
“谁家的地垫需要清洗,请在群里接龙。”3月9日,网格员梁爱爱在大井峪街30号院的业主群里说了一声,马上有居民报名。2023年起,长风街北社区联合物业推出两项微服务,清洗地垫和清洗油烟机,每周开展一次,每年服务居民达2000余人次。
其他社区,也有类似的微服务,且持续开展。一项项“走心”的服务,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让居民备感暖心。
记者 李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