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18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八味珍材拼“头脑”

刘 凯
  “到了太原,一定要吃一碗‘头脑’,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遗憾!”踏上太原这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时,当地的亲友一个劲儿地提醒我。

  乍一听“头脑”的名称,我还以为是用“筋头巴脑”为主要食材做的炖菜,结果亲口品尝时才发现,“头脑”是一道滋补汤,我犯了典型的“顾名思义”错误!太原古城拥有灿烂的饮食文化,而“头脑”便是古城久负盛名的一道独特美食。

  “头脑”又名“八珍汤”,是由黄芪、良姜、羊肉、煨面、羊髓、黄酒、藕块、长山药等八种食材配制而成。头脑选料讲究,制作精细:羊肉选的是羊腰窝肉,易于煮烂且不腥膻;黄芪选的是质地优良的正北芪。将羊肉切小块,大火煮沸,加上花椒、黄芪、良姜等作料后,改用小火煮熟后捞出;另将酒糟汁入锅煮沸,加料酒、煨面,煮成面糊汤,再把羊肉块、熟山药、藕片放入碗里,加羊尾油丁,浇上面糊汤便成。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头脑,面糊清白,浓黏厚重,喝到嘴里,甜、软、绵、香、热,酒香、药香、肉香,混在一起,一股脑儿地钻进鼻孔,令人忍不住馋涎滴流,立马抄匙大快朵颐!

  头脑不但做工精细,吃法也是颇有讲究的——在佐食上,一壶黄酒,二两烧麦,三个“帽盒”,配上一碗热气腾腾、香味馥郁的“头脑”,品尝时以腌韭菜做引子,慢酌细品,方入佳境。太原人认为,吃头脑时,配上一小碟绿意盎然的腌韭菜,头脑那鲜香、酣畅的特别滋味才出得来,不然会有些许腥膻、甜腻的味道。同时,腌韭菜又使这道美食具有了益气调元、活血健胃、滋补虚损的功效。“帽盒”也是太原的风味特产,它是一种烤制的面饼,短圆柱形,中空,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,合在一起,入炉烤制而成,形似帽盒而得名。吃头脑时,把“帽盒”掰成小块,泡在头脑里,筋韧耐嚼,越嚼越香,别有风味。黄酒则是因人而异。吃头脑时,呷几口温热的黄酒,吃头脑便平添了几分意境、几分诗意。

  太原人之所以对“头脑”久吃不衰,不仅仅是因为它味美养身,还源于它是一代名医的独创。相传,“头脑”的发明者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、医学家傅山。明亡后,傅山隐居故里,侍养老母。其母年老多病,傅山便以其渊博的医学知识,选用黄芪、良姜、羊肉、煨面、羊髓、藕根、山药等食材,研制出了“八珍汤”供母食用。传说,后来傅山将此汤传到一家饭馆,以“清和元”命名,“八珍汤”则易名为“头脑”。

  作为太原名吃的“头脑”,其养生健身功能不可小视:羊肉性热补虚,莲藕清热化痰,山药补脾除湿,黄芪性温健肺,腌韭菜健胃助阳,良姜温脾祛寒……一道地方名吃,其背后竟然蕴藏着这么厚重的饮食文化和中医文化,难怪久吃不衰、闻名遐迩了!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~~~唐中才
~~~王春玲
~~~刘 凯
~~~刘 跃
   第01版:要闻导读
   第02版:要闻快报
   第03版:都市新闻
   第04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5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6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7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8版:为民创城不停步
   第09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10版:中国新闻
   第11版:聚焦疫情防控
   第12版:中国健康
   第13版:国际新闻
   第14版:国际广角
   第15版:文体新闻
   第16版:文化新闻
   第17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8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9版:学校好作文
   第20版:学校专题
   第21版:老年往事
   第22版:老年养生
   第23版:天龙地理
   第24版:天龙艺文
幽静古村落
雪中神农架
八味珍材拼“头脑”
微山湖上静悄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