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24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太原人“隆师”习俗

彭 哲

  说起重阳节,老太原人还真的很忙碌:登高赏秋、踏秋赏菊、佩戴茱萸、辟邪袪灾、食重阳糕、思乡忆友、迎女归宁、祝寿敬老……在这么多的活动中,怎能少了一场“隆师”之仪。

  隆师,即礼敬老师,学生给先生送糕或请先生吃饭,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。《太原市志·卷七》有记载:“(重阳)是日,要请学校或私塾先生吃饭,送糕以示尊敬。”这段短短的文字记载不仅说明了老太原人重阳“隆师”的习俗,也记载了老太原乡村办学的模式:有私学,也有学校。私学有多样,先生在自己家里设个学堂,招几个学童进行授课,家长付一定的束脩,这属于私人办学叫私塾;有钱人家聘请先生到家里专为自家的孩子授课叫坐馆;几户富裕人家共同聘请老师的叫家塾;学校则是由村中乡绅主持,村办民助,村里出校舍并雇先生授课,主要面向全村尤其是让贫困人家的子弟都能读书。可见老太原人的办学模式灵活多样,不拘形式,不论哪一种模式,都反映了老太原人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。

  孩童入学也是老太原人的一件大事,必须图个吉利。所以,要给孩子穿戴一新,备好学习用品,举行一个入学仪式,叫做“号书”;号,宣告的意思,意即向外人宣告自家的孩子开始读书了。“号书”仪式还很隆重,家长领孩童带上香烛、鞭炮等,先到学堂里祭祀孔老夫子及文昌帝,行三跪九叩大礼,然后再行拜师礼,即给老师叩头,正式确立师生关系。这些礼仪目的只有一个,即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尊师教育。

  既然入学之时满满的仪式感,那逢年过节自然少不了“隆师”之礼。老太原农谚有“九月九,大撒手”之说,意思是大半年的地头劳作,到了农历九月初九这天基本告一段落,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放松和欢庆一下,也需要一个仪式来感恩天地和先人的福佑,并酬谢众亲好友的诸多相助,如此丰富多彩的日子里,讲究尊师敬学的老太原人自然也要礼敬老师。

  其实,隆师的节日习俗,不外乎就是礼拜、宴请老师,或者祭拜孔老夫子,但是在乡土社会的老太原,一般百姓财力有限,对老师的“隆”也就是送点酒菜,然后送一打油糕,贫穷的人家可能只是几块豆腐,但那份心意,那份真诚,已经体现在其中了。有实力的乡村,由学董(学校负责人)召集村民杀一只羊,款待学校老师,并商量教学事宜及下一年先生留聘计划;也有的学校则放假一天,由老师带领学生,携带干粮爬山登高,“效桓景避灾故事”。

  如今,重阳节被定为老年节,但重阳“隆师”依然是节日习俗之一。许多单位及个人仍然会利用这一特定节日走访慰问老教师,或举办茶话会,既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,又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要闻导读
   第02版:都市新闻
   第03版:热点新闻
   第04版:热线新闻
   第05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6版:寻医问诊
   第07版:寻医问诊
   第08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9版:为民创城不停步
   第10版:中国新闻
   第11版:中国关注
   第12版:中国纪录
   第13版:国际新闻
   第14版:国际关注
   第15版:体育新闻
   第16版:文娱新闻
   第17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8版:老年闲趣
   第19版:老年往事
   第20版:老年社区
   第21版:学校专刊
   第22版:学校好作文
   第23版:天龙随笔
   第24版:天龙晋风
《文明叶脉——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山西》节选
“打 通”
太原人“隆师”习俗
夸神池(快板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