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22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十个“小动作”防中风

聂勇
  急性脑血管病,俗称中风、脑卒中,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,以其“高发病率、高病死率、高致残率、高复发率”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。对于脑血管病应以预防为主,一些看来并不起眼的“小动作”,可以减少或避免中风的发生,对已发病者甚至可达到康复的效果。 

  做这十个“小动作”,贵在持之以恒。 

  摇头晃脑防中风:头部前后左右旋转,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,有利于预防中风。做法是:平坐,放松颈部肌肉,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-50次,速度宜慢,每天早晚各做3次。 低血压患者平卧做。 

  梳具梳头防卒中:俗话说:“梳头十分钟,预防脑中风。”用梳具梳头可刺激头部经络和内脏相对应于头表的全部穴位,使头部毛孔张开、排泄,邪气外散,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 选用梳子时,不要用塑料材质的,应选择木质、牛角质或玉质的。这三种材质均为天然材质,手感圆润,不起静电,对头发和头皮均能起到很好的呵护。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对人体的健康大有裨益。 

  张闭嘴增强血管弹性:闲暇之时,经常做“张闭嘴”运动,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,同时伴着深吸一口气,闭口时呼气。如此一张一闭,再张再闭,连续做30次。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,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,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,增强脑血管弹性,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的发生。 

  空抓手防脑溢血: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易破裂,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。做法是:每天早、中、晚各做3次空抓手,每次各做500次。 

  咬牙切齿消眩晕: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,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,咬紧时加倍用力,放松时也互不离开,反复数十次可以使头部、颈部的血管和肌肉、头皮及面部都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之中,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,使趋于硬化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,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,这可以消除眩晕的发生,使脑中风减缓发作或消失。 

  常用左手强右脑:研究发现,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有意识地多用用左手,可起到预防脑中风的效果。因此,惯用右手的人,特别是中老年人,平时应尽量多多改用左手,以锻炼右半脑,并由此增强右半脑的血管和功能。与此相反,惯用左手的“左撇子”多多改用右手,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 

  耸肩防脑梗塞:耸肩可活血通络,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。做法是: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、放下的动作,每次做4—8分钟。 

  按摩颈部少中风: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,减少胆固醇沉积,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,并改善大脑供血,预防中风发生。做法是:双手摩擦发热后,按摩颈部左右两侧,速度稍快,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。 

  两脚画圈疏经络:活动踝关节不仅可以疏通相关经络,还可刺激关节周围的腧穴,平衡阴阳、调和气血。活动手脚也能舒筋活血,降低中风危险。 

  揉拍穴位防瘫痪: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,轻揉轻拍足三里,能舒筋通络,防治下肢酸痛、瘫痪、麻木等症,对防治脑血栓有一定功效。中老年人在揉拍之前,先搓揉双手,待两掌发热,轻轻拍打足三里穴,共拍打36次,逆时针揉36次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要闻导读
   第02版:要闻快报
   第03版:都市新闻
   第04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5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6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7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8版:为民创城不停步
   第09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10版:中国新闻
   第11版:聚焦疫情防控
   第12版:中国健康
   第13版:国际新闻
   第14版:国际广角
   第15版:文体新闻
   第16版:文化新闻
   第17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8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9版:学校好作文
   第20版:学校专题
   第21版:老年往事
   第22版:老年养生
   第23版:天龙地理
   第24版:天龙艺文
老年人吃饭不香怎么办
“两寒”节气要养肾
跑步机上来健身
十个“小动作”防中风
头发没干别睡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