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阵子孩子们手里头没钱,买不起陀螺,再说那个买的陀螺,机床车刀旋制的,洋玩意儿,中看不中抽,稍微用的劲儿大点,立马就翻跟头满地打滚。
做陀螺还真是个技术活儿,先要找一小截圆柱体木头,用小刀把下半截一点点地削成圆锥形,还要保证不偏不斜,否则陀螺歪歪扭扭地倒转不起来;再在底锥尖上安一粒小钢珠,要牢固,否则一鞭子下去,陀螺往前奔,小钢珠早不知飞到哪儿去了,那可就在同学们面前丢人了。
我们一帮男孩子,跟电影里的搜索队似的,手里拿根旧钢锯条,到处搜寻可做陀螺的圆木棍子。树上的枝子、地上的锹把子、废旧的桌凳腿子,都是我们搜索的目标。记得有个愣头小子,把自家小院里的一根顶门杠锯掉一小截,被大人好一顿责骂后还挨了打。
陀螺用小刀子削成形了,要在底尖尖上安个小圆钢珠子。小钢珠子比较好找,只要到修自行车、平板车的摊子上去找,总能捡到。回家后把火炉柱子烧红,对准陀螺尖头烫出个不大不小的圆洞,再把钢珠子抹上面糊糊(相当于抹了一层胶水),塞进烫出的圆洞,一个陀螺就做成功了。为了美观,有的孩子还在陀螺上涂抹上自己喜欢的颜色。
最后再试一下陀螺的旋转。两个指头扭住陀螺上部,用力一转,不比卖的陀螺差到哪儿,大功告成。现在,就该出门与小伙伴们比赛了,大陀螺在同学们眼里是威风凛凛的,谁的大,谁就像个王者一样,特有面子。
“打木改”费绳,一根新棉线抽不了几下就断了,那阵子纳鞋底的棉线,大人们是舍不得让孩子们玩的。好在也难不住我们,在“搜索”中偶然发现废旧汽车轮胎上有一种尼龙线,外面裹有一层橡胶,很结实,拽不断,抽出来做绳鞭,打陀螺特别带劲。
自己做陀螺毕竟困难多,一个陀螺得做两三天,弄不好还会割破手,且不如买的美观标致,但我们玩起来却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,更主要的是它点燃了我们小小的创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