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阅读
当前版: 19版 上一版  下一版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
在盐池勤工俭学

梁冬

  上世纪60年代中期,我在运城机电学校上学,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劳动意识,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,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,挣钱补助生活费用,每年都要组织我们到离学校10公里的盐化五厂勤工俭学。

  盐池在中条山下,有25公里长,我们劳动的盐化五厂在盐池的东边,是专门生产盐的厂。来到这里,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,堆得像小山似的盐是白的,盐池里晒的盐是白的,夏季来到这里,展现在眼前的像是白雪茫茫的景色。百里长堤上已是莺歌燕鸣、蜂飞蝶舞的景象,树木挺立,万千花草争艳,一座横亘在盐湖南北两岸的大道,恰似盐湖上的细腰带,目之所及,块块盐田,各呈红黄绿白青蓝紫,真是美极了。

  到盐池劳动,主要是拉土,修垫盐池塌损的堤坝和拉盐池产晒的盐。对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,这些活算不了什么,与工人同吃同住也比较习惯,不几天就与工人师傅混熟了。不过,拉土常常是一个班教师学生在一起。每天一起床,学生们有的拉着平车,有的扛着铁锨,向工地走去,中午吃饭在工地,一天只有一斤半的口粮,还分粗粮细粮比例。取土的地方离堤坝有一公里,每天要拉十几个来回,十七八岁的小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再加上重体力劳动,吃饭就成了大问题,我们常常被饥饿困扰。一次,我在拉土时一时饿得头昏眼花。这时,在我身后的一位工人师傅看到了,帮我推了一把,我感到车子轻了许多,回头一看,是工人师傅在帮我推车,让我心里激动了一阵子。吃饭时,那位工人看到我,来到我身边,把他刚从锅里舀的饭倒给我说:“年轻人正长身体,多吃点。”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,眼泪不由地流下来了。那时我想的最多是,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,增强同劳动人民的感情,因此毫无怨言。后来,校领导把学校后面场地种的粮食磨成面,送到盐化五厂,解决了学生教员的吃饭问题。

  在劳动中,教员和学生一样,一起拉车,一起挖土装车,盐池风大,太阳晒一天就把脸吹晒黑了。一位长得细皮嫩肉的女教员,在拉车时用纱巾把头、脸包得严严实实,同学们看到后,哈哈一笑。下午收工回来,女教员把头巾一解,自豪地说:“脸没晒黑吧,女同学应该向我学习。”在盐池劳动,白天劳动一天,晚上还要开会学习,进行总结评比,大家有一种荣誉感,都想当模范,想在第二天的板报上看到自己的名字。

  盐池的勤工俭学使我认识了盐池,之后更加关注它。如今,盐湖经过“环境整治”“生态保护”“绿色发展”,今非昔比,已换了模样。“退盐还湖”以来,运城盐湖已成为白天鹅、火烈鸟等200多种野生鸟类栖息的家园,候鸟数量过万只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 
     标题导航
~~~刘瑜
~~~彭庆东
~~~梁冬
~~~李汝骠
~~~许海利
   第01版:要闻导读
   第02版:都市新闻
   第03版:热点新闻
   第04版:热线新闻
   第05版:社会新闻
   第06版:寻医问诊
   第07版:寻医问诊
   第08版:经济新闻
   第09版:为民创城不停步
   第10版:中国新闻
   第11版:中国关注
   第12版:中国纪录
   第13版:国际新闻
   第14版:国际关注
   第15版:体育新闻
   第16版:文娱新闻
   第17版:旅行专刊
   第18版:老年闲趣
   第19版:老年往事
   第20版:老年社区
   第21版:学校专刊
   第22版:学校好作文
   第23版:天龙随笔
   第24版:天龙晋风
秋日拾柴去
自己动手做“木改”
在盐池勤工俭学
集邮之趣
捅马蜂窝